您当前的位置:文化渊源
中州宿儒邵志怡
发布时间:2011-8-20 15:35:59
中州宿儒邵志怡
符庆国

河南省近代著名教育家、方志家,息县近代新式教育奠基人、息县县委统战部“邵志怡教育基金会”冠名人,中州宿儒邵志怡,他的事迹在今天已鲜为人知。
长河逝水,历史尘封,一篇回忆的短文,很难以一贯全。通过回顾邵志怡由一个受封建传统教育、有科举身份的人转而追求近代新式教育并教书育人,终其一生的个人历史,可以了解到息县从清末到民国再至建国后教育历史的发展脉络;看到由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科举考试制度转变为传授近代科学知识为主的新式教育体系的演变;让我们看到邵志怡由一个封建旧文人,转变为新型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从他的治学理念上,了解到他对当时知识分子提出的“科学救国”理论的推崇和对教书育人的理想追求。同时体现一个教育职业者应尽的历史责任及社会义务,以及个人人格的高风亮节,从而使他成为当时息县近代新式教育的楷模。他留给隔世学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涵盖有学而不厌的个人追求,潜心教育的桑梓之情,乡贤慈风的时代印记,大拙谦和的人格风范。这一切一如他存世无多的书画墨宝一样,疏朗清新而隽永飘逸,一枝独秀而姿润传神。正是:魏碑古朴书卷气,柳荷笔下德艺馨。
一、学而不厌
邵志怡(1883—1968年)又名子怡,字宗齎(赍jī)。息县城关南街人,祖籍浙江绍兴。
邵志怡五岁入塾,幼而好学,禀赋天成。无奈幼时家贫,缺衣少食,但这种磨难却变成了他努力学习和对知识的渴求,进而为“吾生而唯学”之推力。囿于断炊,有时他干脆在放学后不回家吃饭,为了捱到上课时间,放学后,他独自一人在校园的沟塘边转悠,转一圈又一圈,约转七八圈,上课的时间也到了。同学见到他问,吃否?他常以濡唇饰告说,吃过啦。久之,这转圈捱时的秘密终被同学们发现了,于是,大家给他取了个浑名叫“沟八转”。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邵志怡在当时光州所辖(今潢川)五县(息、固、光、潢、商)岁考时,中生员(秀才)第一名。时邵志怡便有了一个众口一词的嘉誉:光州第一秀才。
1902年,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近代教育思想家张之洞在督鄂期间为提升国力,克服时弊,力主唯学是举。他向清朝政府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改革的宗旨,主张废除科举,办新式学堂,授学生以西学科学知识为主的新式教育。进而提出在全国各地成立劝学机构,协助政府搞全民教育。嗣后,他将自己创办的两湖书院改为两湖大学堂。为解决师资不足的矛盾,他相继创办湖北师范学堂,以农、工、商教育为内容的自强学堂,师范传习所更是在湖北搞得热火朝天,遍地开花。并敦请全国各地推选有科举出身的人或举荐贡生前来湖北上学。让他们学习西方近代教育管理及有关初等小学教育为旨要的知识,学成后,再回各地担任小学教员。由于邵志怡是科举出身,1903年地方学政选派他去湖北师范学堂学习。通过这次学习深造,为他后来从事新式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他在息县同类私塾学堂中,独占鳌头。
二、潜心教育
1905年,邵志怡从湖北师范学堂毕业,他婉拒同学们要他留在湖北发展的好意,以归乡奉亲为由,毅然返回息县。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回乡办教育,报效桑梓。在这一年,清政府在洋务派、改良派的压力下,迫于时代潮流,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刚从新式学堂毕业的邵志怡,倍受乡亲乡邻的关注,为他超前的求学意识,追求上进的精神所折服, 被息县家长们奉为子女学习的榜样,并教诫说,看看人家邵志怡!
科举取消了,新式教育怎么办?教什么内容?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张之洞继而又向清政府奏请各地开办师范传习,建立劝学所。一时间,开办师范传习、建立劝学所在全国各地相继展开。息县也不例外,时公立、私立办学一起上。1905年4月创办县高等小学堂、1906年4月创办师范传习所、1908年县师范传习所改为劝学所、1909年设立高等小学预科、1913年创办县“坤英”女子学校,1920年成立县师资讲习所等。
由于光州才俊邵志怡湖北师范学堂毕业的学历,开办私塾后,息县城关的商贾大家、社会名流、官员、士绅都愿意把自己的子女交给他教育。他秉承“治书以培植人才为本,经济达时务为先”的办学要旨,唯才是举,对穷人家的孩子与富人家的孩子同等对待。用新式教育方法,把经、史、文、理和有西学内容的知识写进教案,自编教材,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文、理、法综合知识的济世良才。在他的教育下,很多学生从私塾毕业后,直接报考国内知名的高等学堂,内中不乏国共两党的仁人志士,高层精英。
邵志怡突出的教育贡献,充分展现了他从事教育的人生价值,个人威信日隆。1920年原息县国民政府同意他在私塾的基础上,开办师资讲习所。此时的他已是桃李芬芳满天下。
邵志怡在息县以新式教育管理、教书育人的前瞻之举,誉满光州,名闻遐迩。1929年应许昌友人张自新之约,请他去许昌创办许昌师范学校,并聘为该校教务长,兼代经、史、文课程。1943年,原国民党息县党部书记冯子彬,商务会长李笑波分别在息县创办濮淮中学(今在县委党校)、自强中学(后改立强中学,今在南关粮库),急需中等教育师资和教学管理人才,他们同时想到邵志怡,共同发函催其返乡。邵志怡在家乡各界名流诚召下,返回息县,被濮淮、自强两中学同时聘为教务长。同年原息县国民政府成立参议会,邵志怡以息县教育界代表身份当选为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
三、为世立言
邵志怡乃中州一代宿儒,学贯中西,以他丰厚的塾学功底,展现的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儒雅气质和学者风度。他集诗、书、画、礼、乐于一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凡执教、修志、行医济世皆专心致志、舍身忘我。
1958年7月,邵志怡以75岁的高龄应邀到河南省志馆为旧本《息县志》“译白”,用了两个月的时间,顺利竣稿。并应省志馆之请,为该志书内“息县八景诗”重绘彩图,并索隐求证,略作说明,确认八景详细位置。其娴熟的文采和丹青妙手,令省志馆同仁折服。省志馆领导欲增补他为馆员一职,邵志怡以年事已高而婉辞,邵志怡“两月蒇事”后返息,讯息传到息县,县文化馆“计商将八景另绘彩色屏幅,附加说明,以便悬挂示众”。邵志怡彩绘“八景”屏幅后,又请县遗老魏淦瀛,周柱臣两先生加以校正,以备参考。
解放后,邵志怡被定位成“民主人士、开明士绅、统战对象”。这是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对邵志怡在过去岁月里曾为息县教育事业发展和为和平解放息县做出非凡贡献的一种肯定,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使他在年届耄耋时焕发出生命的第二个春天。
邵志怡精通中医,针贴俱名。为发挥余热,造福桑梓,他在城关南街租一木楼,行医自养。他不顾年迈之躯,出诊行医,用几根银针、一剂中药处方,施展妙手回春之术,解当地贫穷百姓缺医少药之苦。其足迹遍及城内坊间老屋,乡间阡陌茅蓬,其药到病除的针贴绝技,声名远播,大有杏林悬壶济世之遗风。慕名求诊者,涌木楼而门庭若市。闲来时,邵志怡吟诗会友,翰墨自娱,亦能聊补家用。
因历史环境使然,邵志怡的丹青墨宝罕为存世。其魏碑书风,在遍临汉唐碑碣,直追六朝碑版,参研而融隶书唐楷之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远别汉唐而分隶面目,精湛工稳而含蓄静穆,庄重典雅而直拙古朴,乃耄耆国故,实一字难求。已知的有水墨《濮淮清钓图》、“指啄”《棘坡八旬图》尺幅。经北京《荣宝斋》鉴定初估尺幅为10万元。存于民间的魏碑体书法尺幅,有人出价5万元而遭拒售,藏者说:“此乃无价之宝啊!”
1945年10月,原息县国民政府成立县志馆,聘邵志怡为首任馆长。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包括方志历史,最早的《书•禹贡》、《山海经》纪方域、山川、形势、土质、物产、贡赋、怪异、古迹。“书道里之远近,录物产之大概”。历史上的方志多以单列科目书志。如《地理书》、《十三州记》、《晋太康三年地记》;还有《元丰九域志》、《太平寰宇记》、《长安志》、《河南志》等。到元明清三代开始由官方修志,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总结前人修方志的成败经验及自己修方志的实践基础上,开始谋划建立方志学,提出国为总志,省为通志,州郡府县地方志的见解。地方志已显现出有地方历史发展及地方百业综合的内容,与国史、通志相衔接,相互映证。立有纪、传、表、志、略、录等款。分门别类,取材丰富。元代以后,就连著名的乡镇、寺观、地域山川也多有志,形成了方志综合历史之特色,门类分纲列目之细节,为元明清三代官方编修国家总志奠定了基础。地方志成为历代各级政府执政行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和决策信息。
方志编修是国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域的居民活动、社会变化与国家政令动态息息相关。所以方志不能与国家的历史发展割裂而又要独立成篇。方志编修纵贯古今,横及百科,这些林林总总的内容需要修志者秉笔直书,与事实经过相符合,书志者修志不能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和议论,所以才有“历史由后人评说”之一理。显然,没有经、史、文的文化功底,没有数术、理法的缜密思维,没有“杂家”之阅历,欲涉方志编修,顿感“学到用时方嫌少”之慨!
邵志怡在《息县八景图说并序》所言:“爰从清中叶百余年来境内事迹,亲赴各处详为稽徵,赖有各方人士协助采访,越三载稿成”。可以想象,百余年间的息县历史集于一书,是何等的皇皇大观,泱泱巨篇。历史告诉我们,在这百余年间,中国发生了重大的历史变革。诸如太平天国起义、鸦片战争、戊戍变化、八国联军进北京、辛亥革命、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等。百年战乱给息县带来了哪些历史演变、发生了多少重大的事件?除却相关历史档案外,这本由邵志怡一人秉笔完成的《息县志》储存了多少历史信息,写了哪些内容、用了多少字、历史价值几何?这些都成了历史之谜。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让我们瞠目结舌而扼腕叹息!
据在《息县八景图记并序》中所言:“一九四九年元月五日,全县解放,人民政府成立,县长廖公进平查问县志,库无存本,调阅志稿(即邵志怡编修的《息县志》),当同县秘书左小凡(应为副县长左筱帆 笔者注)点交、验收,给据。一九五八年七月,县文化馆寻县志稿,廖县长调迁去后遗失,无可追求……”从以上所记述,他当时独立完成的《息县志》,已杳如黄鹤,终成遗憾。
既然“成稿”遗失,还应该有草稿。据其后人介绍,《息县志》还有草稿,用两大蒲包盛装。“文化革命”时县高中“红卫兵”涌入邵志怡家“破四旧”,将“志稿”抬走,还有他珍藏的文物字画,友人信件,古藉秘藏尽皆搜掠一空。县里虽派人去高中抢救,然已灰飞烟灭,荡然无存。邵志怡面对自己多年的心血结晶,遭此浩劫,顿足以杖戳地说:“此物不存,吾命休矣!”
历史总是给我们留下太多的遗憾!
1968年5月6日,中州宿儒,近代教育家,一代方志巨擘邵志怡于世长辞,他的名字和他曾为之付出辛劳的《息县志》志稿一样被尘封在历史的长河。
今天,在第二部《息县志》通过市级评审之际,受息县地方志办公室同仁嘱托,写下以上方志先贤达人邵志怡的纪念文章,以告慰先生在天之灵。呜乎!